【一帶一路故事】在埃塞書寫青春“答卷” | |
| |
2022年8月12日,公司承建的埃塞阿伊薩風電項目獲臨時移交證書,這是公司在海外參與承建的第一個新能源項目,也是公司國際業務的新突破。黃昏時刻,陽光已不像日中那般熾熱,但經過一天炙烤的地面依舊滾燙。落日的余暉灑在荒漠中的鐵塔上,與白天熱鬧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,透露出別樣的蕭瑟孤寂感。 一位青年從鐵塔中走出,仔細看看表格中的參數,再對照設備,仔細核對。確認無誤后,才開著吉普車離開。 這位青年叫運建偉,是埃塞阿伊薩風電項目的項目副經理,而這座荒漠中的“銀色城堡”,就是項目風力發電項目中的輸電網。要說起運建偉和“銀色城堡”的聯系,還要從2018年公司中標阿伊薩風電項目說起。那時的他躊躇滿志,看到眼前的荒漠,心里也繪制了一幅宏偉的藍圖。項目剛開始時,他歸納總結國內類似風電項目的施工經驗,并結合當地氣候等因素,進行了詳細調整。 隨著施工持續推進,他發現事情進展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樣。由于國內和國外差距較大,導致現場各方面的施工條件完全無法和國內相比,巨大的壓力和重擔落在他的肩膀上。在項目開工之初,總包方下發的設計圖紙中33千伏線路基礎、230千伏線路基礎和風機基礎等從施工放線開始就發現圖紙存在問題,尤其是風機基礎施工,從一開始原設計標高和實際地面標高相差近10米。在后續風機基礎施工過程中,由于原設計參考國外設計,導致實際施工時發現鋼筋設計存在重大問題,設計間距過小導致混凝土無法穿過鋼筋,并且在首臺風機基礎鋼筋試裝時發現部分鋼筋與埋板沖突、設計尺寸錯誤等諸多問題,使風機基礎施工進度異常緩慢。 此時正值埃塞索馬里州雨季,7月份的現場室外氣溫高達40多度,被炙烤的鋼筋變得滾燙,陽光強烈的讓人睜不開眼,在外作業的員工臉上的皮膚被曬脫了皮,一時間士氣低迷。 那時,運建偉咬牙堅持,揣著藿香正氣水與工人一起在現場工作,從技術交底到鋼筋加工,再到現場試裝均自己上手,并多次要求現場總包、設代及EEP業主監理到現場溝通協調,通過精確的計算和現場實際試裝結果,說服總包方及設計對原風機基礎存在問題的部分進行了多次變更,為后續風機基礎的正常施工奠定了基礎。項目建設逐步走向正軌,轉眼間來到了2022年。 對于運建偉來說,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埃塞俄比亞疫情形勢持續惡化。同時,運建偉在上級的安排下,來到了埃塞巴哈達爾航站樓項目擔任項目經理。 巴哈達爾國際機場位于埃塞俄比亞西北部的阿姆哈拉地區,距離巴哈達爾市西部8公里。它曾是埃塞國內機場,直到最近升級為國際機場,建成后的巴哈達爾機場項目,遠看如同城堡般屹立在青尼羅河畔。剛來到項目時,運建偉單槍匹馬,總結在阿伊薩風電項目建設中的經驗,變通后運用于航站樓項目的建設。盡管疫情形勢嚴峻,現場分包商的部分屬地員工及中方人員因為擔心感染新冠疫情,對項目施工十分抵觸,但是運建偉也能熟練與多方溝通,找出相應措施。雖然項目建設“命途多舛”,但好在依然按照計劃有序推進。 來到了巴哈達爾航站樓項目正處于設計工作的關鍵階段,運建偉心中有些不安,項目進展越到關鍵時期,越要注意周邊環境,怕生變數。于是運建偉進一步優化項目方案,完善項目管理體系,改進施工工藝。 業主埃航集團在我方提交的滿足合同要求的設計圖紙基礎上,提出增加新航站樓和停機坪的功能需求,導致設計工作陷入了停頓和潛在的合同變更。正當項目部員工們叫苦不迭的時候,運建偉松了口氣:一直擔心有突發情況,可困難出現后,心里反而踏實了,兵來將擋水來土掩。針對業主的新要求,運建偉敏銳地發現了其超出了合同內容,在組織設計團隊修改并提交了新圖紙的同時,增加了的工程量。于是運建偉結合自身經驗,查找多方資料,最終決定引用FIDIC條款和項目合同條款,及時有理有據地向業主和咨詢發出了變更建議書,并組織業主、咨詢和承包商召開三方變更會議。 會上,面對業主強令承包商承擔合同外的工程量,運建偉以合同為依據,運用合同語言來反駁業主的不合理要求,有力地維護了項目的正當權益。后續,運建偉帶領項目團隊不斷與業主咨詢保持溝通,一次次“舌戰群雄”,一次次“據理力爭”,最終在保障公司利益的基礎上,圓滿完成合同變更,不但降低成本,縮短施工時間,還取得國際機場項目新的突破。 最后一次會議上,業主監理簽訂了合同變更相關文件。走出會議室,天已變黑,運建偉向遠方眺望,仿佛能直看到天的無窮盡頭,一瞬間,他心里的石頭落了地:在這片天空下,我們一定能完成目標,克服每一項困難,順利完成項目履約,為公司交上滿意的“答卷”。 從阿伊薩風電項目到巴哈達爾航站樓項目,運建偉從原來的“新員工”變成了“老埃塞”,從初出茅廬到獨當一面。未來,他將繼續在奮斗的路上前進,在“一帶一路”上,用奮斗書寫青春“答卷”。 | 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