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當前位置:
    首頁
    > 資訊中心> 四局文苑

    【散文】在“微言微行”中砥礪愛國情懷

    發布日期:2022-09-26   信息來源:裝備公司   作者:錢茹  字號:[ ]

    “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。但是,那里有黃山么?有黃河么?有長江么?有長城么?既然這些都沒有,那么祖國就是個不可替代的地方?!闭f起祖國,路遙這樣深情地寫到。愛國,是人世間最深層、最持久的情感。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源遠流長,愛國主義內涵無比豐富,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“臍帶”。

    從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,到近代維新志士譚嗣同的“四萬萬人齊下淚,天涯何處是神州”,再到現代用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的鐘南山,縱觀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歷史,愛國主義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獨特的文化土壤。

    “你是中國人嗎?你愛中國嗎?你愿意中國好嗎?”張伯苓先生振聾發聵的“愛國三問”,既是歷史之問,也是時代之問、未來之問。我們要如何答好“三問”?

   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,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、視死如歸,以生命赴使命,用大愛護眾生。面對疫情,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,而是用明知山有虎、偏向虎山行的壯舉,書寫下可歌可泣、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!偉大的抗疫精神,也是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,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。

    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中華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,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,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、慷慨前行,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團結一心、銳意進取,為“祖國”這個共同的“家”變得更美好而不懈奮斗!

    在新時代,踐行愛國奮斗精神的最終落腳點即是在自身的本職崗位上踏實肯干,兢兢業業,艱苦奮斗,任勞任怨,做到干一行愛一行,杜絕假大空的愛國腔調和“遠大理想”,摒棄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觀心態,讓愛國主義成為每名中國人務實前行的不竭動力。

    中國成其為中國,正在于有千千萬萬中國人生于斯、長于斯,情感系于斯、認同歸于斯。每一個中華兒女需要把愛國主義精神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以“微言微行”踐行國家大義、民族大義,讓愛國主義成為每個人的行動自覺,要堅定不移聽黨話、跟黨走,立足崗位,不斷奉獻,為單位、祖國的發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以一生的真情投入、一輩子的頑強奮斗來體現愛國主義情懷,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!






   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
   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晚上成年人看的免费视频